2018-7-23 資深UI設計者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作為在即時通訊領域超越昔日霸主 qq,并成為第一大全民 app。微信在產品設計領域一直被奉為經典享受著無數贊美和模仿追逐。
但是我們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難免對微信的某些設計產生疑問,有的設計可以說脫離了我們對用戶體驗的認知。
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否在微信這些「不友好」的設計存在其背后的深層次的邏輯呢?
以下我舉例10個點來分析這些「不友好」設計以及它背后的設計產品邏輯(個人思考猜想)。
朋友圈點擊操作 icon,出現評論和點贊兩個操作按鈕。如果要點贊評論還要點擊對應的點贊評論按鈕,為何不直接將點贊和評論按鈕放出來呢?
從用戶操作的性來看,現在的朋友圈這種設計方式不夠,多增加了一個操作路徑。微信這樣設計是有什么背后的深意和思考呢?
朋友圈的定位是分享生活,重點是分享而不是互動,如果將點贊和評論的入口直接放出來的話,用戶互動頻率變高,導致點贊者和評論者的特意的意圖性和含金量遠遠不如將兩個操作收起來的高。收起來的點贊評論所收到的贊美和互動會讓分享者更真心實意,同時也減少了消息通知的無效打擾。這樣整個朋友圈互動分享生態會變得更好。
在大眾用戶使用最多的兩個功能,一個就是對話,一個就是朋友圈了。但是朋友圈卻作為 tab3 中一個模塊,按照用戶高低頻操作來說,朋友圈完全可以另成為一個單獨 tab 了。
微信為什么這么做呢?我覺得如果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 tab 的話,那么微信真的變為了一個社交工具,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了。從格局緯度上說,生活方式的格局定義遠高于社交工具。同時朋友圈作為一個模塊,可以很好的將一部分流量分發到購物、游戲、掃一掃及小程序等模塊中。
在互聯網產品中,幾乎所有產品的思路都是如何將產品做大,然后實現變現盈利。在中國用戶流量最大的 app 上可以有無限的變現玩法,向游戲、購物、支付這些都是強盈利的產品,而微信卻只以 tab 中的列表展示給用戶,這似乎不符合商業邏輯。
如果將購物、游戲、支付再升一級進行強化,那么微信給用戶的標簽和定位不再是生活方式,而變成了一個單純的賣貨、游戲、支付平臺,這樣的話可能會影響微信牢不可破的用戶認知和產品地位。
gif 圖通常是好玩有意思的圖,里面可以充滿各種梗,各種笑點。對于發朋友圈的人來說,發 gif 圖是用戶一個較大的需求。
在考慮用戶分享者的需求時,也同時要考慮朋友圈瀏覽者的用戶,如果做了 gif 圖,那么用戶在瀏覽朋友圈的過程中,很容易被 gif 動態所吸引干擾,影響瀏覽者瀏覽整個朋友圈的視覺焦點。有的用戶為了吸引用戶注意會故意發一些嘩眾取眾動態圖,吸引微信好友重點關注,這樣會導致瀏覽者體驗很差。
所以說用戶需求并不是都要做的,需要綜合考慮產品所有角色的所有需求和體驗。
在微信寸土寸金的頁面上,作為第二個 tab,無疑是代表著特別重要的地位,但是呢?這個 tab 內容都是和聯系人相關的。用戶進入這個頁面操作的頻率很小,為什么要將這么重要的位置給予通訊錄聯系人呢?
歷史原因,早期的微信版本就是一個即時通訊的 app,所以聯系人顯得比較重要,作為 tab2 是很正確的,這樣更有即時聊天軟件的認知。
隨著微信成熟之后,其他各個業務的進入,導致微信平臺的臃腫,為了避免微信產品的認知和意識形態的改變,畢竟微信認知還是要保留即時工具這個屬性,所以這個 tab2 一直保留。
很多用戶第一次設置微信號時,隨意取了,例如前任的拼音、以前手機號、很長隨意的字母等等,現在都有想改的需求。但是微信號只能設置一次,不允許修改。
朋友圈鼓勵發相片,發相片比單純的發文字的動態質量更高,所以呢,我的-相冊為何不叫我的朋友圈,如果改為了我的朋友圈,則更偏向動態發布。
很多人有群發需求,希望可以將所有的好友群發消息,但是微信只支持200人群發。
這里也涉及到兩種角色:群發者和接收者。
現在群發的使用場景:二維碼宣傳、點贊請求、過年群發,微商定目標人群發廣告消息等等,這些對于接收者而言都是騷擾信息。
如果支持不限量群發,那么接收者的垃圾信息會變多,會被過度干擾。
微信的設計邏輯大體上都分為兩個方面: